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

泉州师范学院

信息详情
泉州师范学院

2014年12月5日,1998年泉州师专、泉州教育学院、著名侨乡——泉州。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泉州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泉州师专。2018年1月,学校新增为福建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系福建省*所新建地方省属本科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招聘信息。

师资力量/泉州师范学院

截止2013年7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124人,专任教师75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占62%,高级职称者占40.43%。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入选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人、泉州市“桐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泉州市优秀人才4人。

泉州师范学院院系明细

序号

院系名称

序号

院系名称

序号

院系名称

序号

院系名称

1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2

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3

泉州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4

泉州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5

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

6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7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8

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9

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0

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11

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12

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13

泉州师范学院应用科技学院

14

泉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15

泉州师范学院航海学院

16

泉州师范学院软件学院

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

截至2013年7月,学校共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平台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5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1个,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个。

*特色专业建设点(共2个):音乐学、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共1个):南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共1个):泉州师范学院——石狮市华宝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精品课程(共25门):文学概论、外国文学、教师口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无机化学、经济地理学、地质学基础、器乐、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电子商务、综合英语、政治经济学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3个):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商信息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共10个):海西经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闽南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泉州地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学(南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服务海西体育产业实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鞋类造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人文社科专业师范教育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实验区等

省级特色专业(共7个):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文博旅游)、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

省级教学团队(共4个):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经济学教学团队等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共8个):对外汉语、音乐学(南音方向)、特殊教育、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旅游文博方向)、英语、物流管理

2013年,泉州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获批“福建省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是福建省高校首批8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一,也是泉州市*省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学生成绩

中山广场2011-2013年,学生在国际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大赛、全国高师田径运动会等各级各类相关学科赛事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0多人次。2004-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4%。

所获荣誉
校党委连续两次荣获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连续五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平安校园”。

对外交流

学校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知名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交流合作。2011年起,与辅仁大学、屏东教育大学、龙华科技大学等台湾高校开展“3+1”闽台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学校是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2005年起成为福建省最早向菲律宾选派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的两家院校之一。

概述/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的多科性福建 省属本科院校,校园环境优雅。现有崇福、东海和诗山三个校区。崇福校区位于国家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南麓,倚山俯城,纵览泉南风光;东海校区位于晋、洛二水交汇处,携江临海,极目古港沧澜;诗山校区南倚高盖名山,北眺鹏峰胜景。是一所立足泉州、面向福建、辐射全国,集普通教育、师资培训为一身,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为一体,师范教育与非师教育并举的新型现代化高等师范院校。1982年泉州师专在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正式复办了,校名全称:泉州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8 年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并入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 年3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 组建由原来的泉州师专、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等三所学校合并为泉州师范学院。

目前,学校占地1282亩,全日制在校生7000多人,今年秋季将达8300多人;教职工891人,其中专任教师530多人,教授31人,副教授139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7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95.6万册(含电子图书)。

学科专业设置齐全。现有信息数理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文学院等九个二级学院和一个体育教学部。设有55个全日制本、专科专业,其中本科专业23个(非师专业11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学校曾荣获"全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先进教务处"、"省级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等称号。

学校领导/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现任领导

名誉院长

姚建年

党委书记

游小波

党委副书记

常务副院长

李清彪

张舟、高云程

副院长

王炳庆、林华东、王晓东、王珊

校园文化/泉州师范学院

学校标识

校标

校标为圆形图案,校标上部自左而右环绕中文校名标准全称,下部自左而右环绕英文校名标准名称,中间为圆形图案。圆形图案以泉州师范学院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南大门为设计主体,应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抽象表现,借用校门顶部的钢架结构造型和校门两侧帆形门柱组合成小篆书体“泉”字;两侧门柱的剪影叠加,形成两个“川”字相对应,代表着泉州晋江和洛阳江,显示出泉州师范学院的地理位置,即晋江和洛阳江的交汇之处,同时又有海纳百川之意;校门顶部的钢架犹如一艘抽象的航船,下面的横线图案象征海面,寓意作为一所年轻的本科高校,泉州师范学院正在扬帆起航;弧形的钢架造型又犹如一枚钢印,寓意泉州师范学院是所重承诺的高等学府。通过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线条排列,象征泉州师范学院严谨的学术精神和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由建校年份“1958"体现出泉州师范学院的历史进程。校标标准色为刺桐红。刺桐红颜色采用由蓝、红、黄混色而成,分别象征着海洋、阳光、热情、刺桐花和闽南红砖墙。同泉州师范学院所有建筑色彩风格相似,其标志的色彩属性体现学校形象的同一性。

校训
善学如泉 正心至大


校训善学,语出《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指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这是增进学问的方法。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善学如泉,意为希望学生勤学、感恩、善于积累,如源泉般时时把握力量、知识、感情的来源;如泉水般清澈反观自己并端正前进的方向。

正心,语出《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把个人道德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较高要求。“善学”和“正心”,契合大学精神的两个方面——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完善,也是每一个学生在大学里所应该学到的立身处世之根本,即拥有知识,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泉”和“大”,在这里可解释为一种境界,即知识积累过程应像泉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提高修养应放到做人至关重要的位置;同时又是一种地理标识,即泉州;此外,更是一种目标,即全体泉州师范学院人奋斗的“泉州大学”。

社团组织

学校的学生组织主要有团委会指导下的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处指导下的自律会,校党委宣传部指导下的校报记者团,校广播电台等。

截止2013年9月,学校有39个校级学生社团,近百个二级学院社团。校级社团主要由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指导下,共分为五大类社团:

研究类:集邮协会、YBC学生创业俱乐部、天文爱好者协会、晴帆心理协会、收藏协会、微博协会;

体育类:棋牌协会、瑜伽协会、长跑俱乐部、跆拳道协会、轮滑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武术协会、网球协会、自行车协会、羽毛球协会;

文艺类:原野剧社、I尚动漫社、街舞协会、书画协会、吉他协会、罗曼交谊舞协会、读者协会、桐江文学社、影评协会、学生通讯社;

公益类:环保协会、微博协会、同心社、青春健康同伴社、花卉协会;

实践类:旅游协会、物流协会、摄影协会、商务协会、电子商务协会、市场营销协会、优蓝口语协会、微电影协会。

校友师生交流平台:泉州师范学院网络贴吧

办学特点/泉州师范学院

多年来,学校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同时特别重视强化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意识,狠抓教风和学风建设。

主要措施有:⑴严格教学管理,从制度和机制上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⑵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全面启动学校各项评估系统;⑶推行"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能创新、适应性强"的人才观,试行"3+1"和"2+2"本科生培养模式;⑷狠抓课堂授课质量和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⑸实行教考分离,严格考试纪律;⑹实行学分制,引导学生自我发展;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创造能力;⑻逐步开展"双?quot;教学,加强国际化意识的培养;⑼启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⑽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扎实提高办学水平。

泉州师范学院是我省"九五"后期崛起的一所本科高校。目前学校采取多元办学方针,校侨合作创办守仁工商信息学院,中外合作开办"国际商务"大专专业,校企合作创建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正以饱满的热情向综合性地方性的泉州大学奋进。

学术研究/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2011-2013年度科研成果统计汇总表


2010年
2011年2012年2013年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索引收录的论文SCI38人次20篇9篇12篇
EI32人次13篇30篇21篇
ISTP12人次3篇13篇11篇
科研项目*4项5项10项8项
省级35项47项63项89项
市级51项40项50项41项
校级48项48项55项53项
横向5项9项14项10项
科研成果著作、教材类主编19部13部18部21部
论文成果类文学与传播学院49篇60篇76篇77篇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39篇42篇46篇35篇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37篇47篇29篇50篇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36篇

科研条件

截至2013年7月,学校建有省级文科研究基地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分子生物学与药物化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落户学校,为今后发展特色研究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平台。


校级科研机构

机构名称负责人挂靠单位成立时间机构名称负责人挂靠单位成立时间

泉州学研究所

陈桂炳

政社学院

1996.5

经济学研究所

陈俊明

政社学院

2000.11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刘玉生

政社学院

2002.1

文艺学研究所

戴冠青

文传学院

2002.1

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

赵宗乙

文传学院

2002.12

辞赋研究所

于浴贤

文传学院

2004.8

中国散文研究所

黄科安

文传学院

2004.8

新闻研究所

曾焕鹏

文传学院

2004.8

学术资源


图书馆据2014年图书馆网显示,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126万册,电子图书120多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8000种,中外文期刊1800种。二级学院资料室藏有书刊5万多册,中外文期刊500种,工具书、专业书籍门类齐全。各资料室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为学校师生提供借阅服务。人文学院的文艺学研究所、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所和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拥有专业图书和报刊资料约3000册,人文学院资料室、外语学院的资料室,其藏书数量已达4031册,艺术学院资料室藏书数量更是达到42162多册(件)。

学术交流

2012年,“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和闽台交流合作中心”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立项,获中央财政支持5000万元。学校与福建电大泉州分校、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州分公司正式签订协议书,共同建设“泉州海峡文化学术交流中心”,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

历史沿革/泉州师范学院

原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5月1日,在大跃进的形势下,福建 晋江专区委员会决定创办泉州大学,泉州大学下设农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等四个学院,校地在城北门顶埔 。校长张桂如(地委书记兼),副校长陈金源。师院校舍暂寄于泉州师范学校,农学院院长林金榜、工学院院长蔡声汾、医学院院长梁新民、师范学院院长郑景渠。师范学院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个专业,录取新生419人,学制一年。1958年5月8日,晋江专区*所高等学校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开学上课。1958年10月1日泉州大学全体师生举行开学典礼,晋江专署王德秀专员,地委宣传部朱展华副部长出席典礼并讲话、副校长陈金源向全体师生员工作了开学报告。1958年10月3日泉州大学正式上课。同月 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泉州大学所属的师范学院与泉州师范学校合并,改名为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校址仍设在泉州师范学校内。办学经费由省厅核拨。同月 选定新校址于清源山南麓。征地100亩,开始新校区建设。同月 晋江专区行署专员张连兼任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党委书记。

1959年3月27日,中共福建晋江专区地委决定把泉州大学几个学院分开设立,泉州大学工学院称泉州大学,单独设院;农学院和晋江专区农校合并,挂泉州农学院牌子,医学院和晋江医士学校合并,改为晋江医士学校附设医学专科班,1960年后改名晋江专区医学专科学校,现在发展成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59年5月5日 泉州大学名称撤销。改名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校务委员会由主任郑景渠、副主任杨树稼、委员崔梦周等12人组成。8月31日 泉州师专首届毕业生毕业(学制一年)。崔梦周任中共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书记,陈金源任校长。郑景渠任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杨树稼任副校长兼教务长。
196O年6月24日 经福建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在泉州师专基础上成立泉州师范学院。陈金源任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8月25日 成立中共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教学科学研究部、党委办公室。同月 泉州师范学院院部迁往清源山新校园。该校园基建投资近100万元,拥有教学大楼1座,膳厅(兼礼堂)1座,教工宿舍2幢,学生宿舍3幢。图书馆藏书7万册,订阅报刊杂志200余种。
1960 年,原泉州师专升格为泉州师范学院。
1963 年秋,泉州师范学院撤销,校舍后改办为 晋江专区华侨子弟补习学校。1978 年 4 月,复办泉州师专(大专班),师范大专班与泉州师 范是两个牌子,人员相同。  1981 年泉州师专在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正式复办了,校名全称:泉州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4月17日 欧阳任泉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11月30日 免去崔梦周泉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职务。1962年1月6日 成立泉州师范学院院务委员会,欧阳任主任委员,郑景渠、杨树稼任副主任委员,傅奇宝等13位同志任委员会委员。1963年初欧阳当选党委副书记,郑景渠、郭新周、孙易鍫、蔡声汾、傅奇宝、奚奔流当选党委委员。   1963 年秋,贯彻党的调整方针和《高教六十条》精神,泉州师范学院撤销,校舍改办为 晋江专区华侨子弟补习学校。  1978年4月 晋江地委决定复办泉州师专,成立复办泉州师专筹备领导组。组长:地委宣传部长杨启章,副组长施宣铁,陈励金;成员:黄乐德、吴端阳、郁凤贤、朱汉增等。1979年 4 月,4月 成立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开设政教、中文、英语、数学、 物理、化学六个专业,学制二年。继续扩大招生,并在各县增设大专班。启用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泉州、德化、安溪、永春、南安、晋江、惠安等分班的印章。各县大专班相继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大专班领导工作。1978年4月,省政府批准先办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师范大专班与泉州师范学校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设政教、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6个专业,学制二年。当年5月正式开学。招收1977年高考考生492名,大部分安排在地区各县(市)分班入学。1978年12月15日,“福建省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筹备组”改为“福建省晋江地区师范专科学校
筹备组”。启用“福建省晋江地区师范专科学校筹备组”印章。1981年7月21日,教育部批准建立“泉州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福建省教育委员会将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列为“七五”期间重点建设师专之一。1994年3月29日,福建省教育厅调整高校名称,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改为“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九八一年7月21日 教育部批准建立“泉州师范专科学校”。筹办泉州师专大专班,师范大专班与泉州师范是两个牌子,人员相同。  1982年泉州师专在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正式复办了,校名全称: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施宣铁任党委书记,黄乐德任校长、党委副书记,陈励金、倪永图任党委副书记,崔少东、傅维葵、吴端阳任副校长。成立“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工会委员会”。主席:倪永图,副主席程嘉亨、陈增政。1998 年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并入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4年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 年3 月经教育部批准 由原来的泉州师专、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等三所学校合并为泉州师范学院。



原泉州教育学院
泉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1年。初名为晋江专区 小学师资训练班,主任、党支部书记吴秀琼,校址设在鲤城区承天寺内。1955年改名为晋江专区小学教育行政干部训练班,移址北门顶埔。1960年再改名为晋江专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1966年至1971年停办。
1971 年复办,校名为晋江专区 小学教师学习班,校址设鲤城区 二郎巷 现泉州市财贸干校内。1975年改校名为晋江地区中教师资训练班,1977年改为晋江地区教育干部学校。1977年改为晋江地区教育干部学校。1979年6月10日,经晋江地委决定,更名为晋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0年,校址由二郎巷迁至鲤城区学府路。1985年元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升格为泉州教育学院,属具有师范性质的地方成人高等学校。
1997年底,那时泉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1998年春季开始,逐步将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合并成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征地,增加投入,筹建泉州师范学院。
原泉州师范学校
泉州师范学校创办于1952年11月1日。先后开设初级师范班、速成师范班、艺术师范班、普通师范班和函授班。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办。
1972年复办并更名为晋江专区 师范专科学校,招收工农兵学员。1977年恢复正常招生,1981年恢复校名为泉州师范学校。学校复办后,先后办了普通师范班、体育班、文科班、数理班、大专班、民师班、英语班、音乐师范班、美术师范班、特殊教育师资班、普师函授班等。
1998年8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泉州师范学校与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来由泉州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四年制的音乐、美术、特师、普师专业,并入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艺术系(音乐、美术专业)和普初教系(特教专业和普通小学师资专业),改为大专统一招生。泉州师范学校原有97级、98级中专师范生继续留校学习,按原学制读至毕业。泉州师范学校的人事、资产、业务权限和党团、工会组织关系移交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原福建 南安师范学校
南安师范学校创办于1939年。校址位于南安县诗山、码头两镇接壤的高盖山北麓。初名为省立德化国民师范学校,中华民国29年(1940年)春季开始招生。开设半年制甲种简易班,1年制丙种简易班、2年制乙种简易班,4年制简易师范本科班。
1940年更名为省立德化简易师范学校,1942年再更名为省立德化师范学校。增设高中普通师范科,学制3年。1946年易名为南安师范学校。1947年秋,增设高中艺术师范科。1949年10月1日,人民政府接管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先后开设有普通师范班、1年制师范速成班、小学教师轮训班、师范专科班等。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办。 1978年秋复办,先后开设2年制普通师范班。4年制普通师范班、3年制普通师范班、2年制民师班、老区预科班和扶贫预科班。
2001年11月,经市委、市政府上报教育厅同意批准,福建南安师范学校并入泉州师范学院,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泉州师范高职学院。南安师范学校的人事、资产、业务权限和党团、工会组织关系移交泉州师范学院,南安师范学校原有98级、99级师范生继续留校学习,按原学制读至毕业,由新组建泉州师范学院高职学院管理。
合并1998年8月24日,经省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将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三所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2月24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广州会议经过投票表决,全票通过同意泉州师专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泉州师范学院的动议。2000年3月21日,国家教育部复函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泉州师范学院。2000年4月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下文同意建立泉州师范学院。2001年11月23日,南安师范学校正式并入泉州师院,成为泉州师范学院所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2月16日,泉州师范学院*届董事会上,泉州市政府表示将从政策、人才、资金、用地等方面予以扶持,争取早日在泉州师院基础上建成泉州大学。
2004年5月8日,福建省学位委员会正式发文,批准学校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5年5月9日,接《教育部关于公布北京化工大学等54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结论的通知》,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2011年正式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系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首批拥有硕士专业学位点的高校之一。2013年学校获批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建设单位和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友情提示
此页是<泉州师范学院>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信息资料
信息名称: 泉州师范学院
信息栏目: 信息简介 网站链接
网址链接: www.qztc.edu.cn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网页版本: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wangclnjko558.dashengxinxi.com/
推荐信息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